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。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。用好技改专项资金。
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,二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。
健全质量管理体系,三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。引导企业以品牌、规范、服务和效益为重点。强化社会责任。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,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。
措施二: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,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决定国家的未来,必需抓住机遇,明确重点,有所作为。要大力发展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、生物医药、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。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、三网”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,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。
措施三: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。
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。
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、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守业基地建设,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规范。进一步减少、简化行政审批,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。
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。二是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。对局部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。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。
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。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。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。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弥补基金。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。
措施四:加快发展服务业。
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。第一、大力发展金融、物流、信息、研发、工业设计、商务、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。
加快发展旅游业,第二、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、房地产和物业服务、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。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。
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、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。第三、农村服务业基础单薄、发展潜力大。
鼓励社会资本进入。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,第四、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。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、用水、用气、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。
措施五: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。
大力推进节能,一要以工业、交通、建筑为重点。提高能源效率。
二要加强环境维护。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置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、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。三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。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、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。抓好节能、节水、节地、节材工作。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、工业废物回收利用、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。合理开发利用和维护海洋资源。